第六百二十三章 江都港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b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让赵启明欣慰的是,东乡亭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很快就得到了缓解。
当孙里正在得知了东乡亭的情况后,立即就组织村民过来帮忙抢收,对此主父偃也表态支持,所以让郑国带队,派来了农事监的官员,来指导东乡亭的村民更有效率的收割。
事实上,关中各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在今年格外普遍,只是东乡亭的比较严重,孙里正和主父偃事先并不知情,等到钱管家亲自过去,才知道东乡亭的劳动力短缺已经影响到了秋收。
得知情况后,西乡亭也派来了不少的劳力帮忙。
尽管受到战事的影响,西乡亭的劳动力也不够,派来的人和太平寨相比实在是少了点,但是考虑到西乡亭最近也在收麦,这已经是很慷慨的举动了。
赵启明对此很是欣慰,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封地百姓互相帮助的场景,让他也受到了鼓舞,开始每天他到抢收现场坐镇指挥,天刚亮就来到麦田,然后道很晚才回侯府。
这天的东乡亭依然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抢收,赵启明正在和钱管家讨论着最近的天气,得知明后天有可能下雨时正有些忧虑。
结果这时侯府有人过来传报,说是静安公主来了,赵启明便先行离开了麦田,回到了家里。
此时的静安公主没有去书房,正坐在客厅里喝茶,看上去不像有急事的样子。
“正忙着收麦呢。”赵启明还没顾得上吃饭,坐下来就抓起点心吃着,然后朝静安公主道:“现在到处都在秋收,你怎么还有时间来这?说起来你的食邑比我的还多,应该很忙才是吧?”
“食邑的秋收跟我可没关系。我可不像夫君,对食邑所在之地如此上心。那都是内史府人在主持,还不至于让我去管。”静安公主笑看着赵启明:“眼下东乡亭正在抢收,妾身也算是夫君的相邻了,理应过来看看。”
“你要真有心,就带着劳力过来。”赵启明吃着点心,觉得有些噎着,就拿起茶来喝,口齿不清的说道:“要是就你自己过来,那还不如别给我添乱。”
“夫君说这话就让人心寒了。”静安公主看着赵启明,然后轻声问道:“我听钱管家说,东乡亭现在劳动力短缺,连西乡亭和太平寨的村民都帮忙来了,要是还有需要,我让二郎庄也派人过来。”
“现在是好多了,只要天气好,最迟明天就能入库。”赵启明放下了茶,朝静安公主道:“二郎庄最近也在秋收,同样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我可不愿意让这些庄稼人为难。”
听到这话,静安公主也知道赵启明不是在跟他客气,所以笑着点头。
“不说这些了。”赵启明有些坐不住,直奔主题的问道:“你有要紧的事情没,要是没有我可要下地去了,等会午饭我要在地里吃。现在侯府的人都在收麦,如果错过了午饭,还真没人来伺候我的温饱。”
“知道你忙,不敢耽误你时间。”静安公主说着,拿出了张折子,放在桌上。
“什么东西?”赵启明走了过去,拿起来看发现是两份地图,有些看不出究竟,便坐下来边吃点心边看:“我怎么看着有点像海图,这是从哪来的,标注的是哪片海域?”
“夫君说的前面那份。这的确是海图,并且还是从江都到南越的海图。”静安公主解释道:“少府根据去过南洋的船员所描述的情况,将这份海图绘制了出来。虽说并没有标注到更远的南洋,但以此作为基础,以后再继续补充,航运路线便能逐渐清楚了。”
“江都到南越?”赵启明很感兴趣:“现在已经确定在江都建造码头了?”
静安公主点头:“少府已经传回消息了,说江都的条件得天独厚,适合建造深水码头。夫君仔细看后面那张地图,这便是长江出海口附近的地形情况,少府打算在图中所标注的地方建造码头,那里原本就有海船停泊,所以只需增加面积,满足大船停泊的条件即可。”
赵启明看着地图,不难发现,在现在的长江出海口,也就是他那个年代的上海,现在还只是荒郊野岭的渔村,这让他鬼使神差的有了个投资的念头:“要是现在就能在上海买地,那以后的陆家嘴,甚至整个浦东,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岂不是都是我赵家的产业?”
“买地?”静安公主有些不解。
但这时的赵启明的热情来得快,取得也快。此时他已经打消了买地的念头。
如果现在能去上海买地,以后的确能赚大钱,但那基本上要到两千年以后。真到了那时候,别说赵启明已经成为化石,恐怕就连后世子孙都有断了香火的可能。这在赵启明看来,投资周期实在有点长,还不如存进银行吃利息
想到这里之后,他便就放弃了买地投资的打算。
“我胡说呢,你就当没听到。”赵启明把折子重新放下,然后吃着点心问:“江都虽然有‘江都王’,但军政民生都在当地官的管辖范围之中,少府想要拿到土地应该很容易,那接下来就应该开始建造了吧?”
“这就不用夫君劳心了。”静安公主笑着道:“少府本就掌管盐铁和山海地泽之收入,不需要当地官员认可,少府也能拿到土地。眼下少府已经传信去了江都,少府将在当地督造,工匠也已经开始准备。”
“这进度也算是很快了,但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要抓紧。”通过东乡亭的劳动力短缺,赵启明已经开始体会到战场对国内民生的影响。
而这还只是战争刚开始,以后旷日持久的战争,势必会带来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如果再遇到天灾,粮食的确会成为问题,所以他朝静安公主道:“既然现在已经开始修建码头,航海图也已经准备好了,那么造船的事情也应该抓紧,最好能同时进行,争取早日开始海运。”
“这就是妾身来找夫君的目的了。”静安公主笑着道:“造船厂,以及以后所需要的商船,这是诸位股东的事情,少府可以从中照应,但具体如何建造,还需要得到首肯。”
“现在已经有了造船的模型,少府在江都办事也很方面,建造船厂的事情让少府拿主意就是了。”赵启明豪迈的说道:“至于钱的事情,我已经让库房准备了,需要的话随时都能送去。”
“有夫君这话,那妾身就能让少府放手去办了。”静安公主站了起来:“知道夫君忙,今天就不打扰了,关于船厂和码头的事,大的方面让少府先酌情处理,至于具体的细节,等秋收后再详谈吧。”
“也好。”赵启明也拍去了身上的点心碎屑,站起来说:“那今天我也不留你,反正留你也没人给我们做饭吃。等最近忙完了,到时候我去找你,江都的事情到时候再说。”
静安公主笑着点头,然后就离开了正厅。
赵启明把静安公主送走了,正准备去地里的时候,不经意间看了眼远处的天空,发现有乌云飘过来了,这让他觉得有些不妙,所以赶紧朝地里跑去。
看来钱管家作为天气预报员的权威是不容质疑的。
这让赵启明有点后悔,刚才没让静安公主带劳力过来帮忙。
让赵启明欣慰的是,东乡亭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很快就得到了缓解。
当孙里正在得知了东乡亭的情况后,立即就组织村民过来帮忙抢收,对此主父偃也表态支持,所以让郑国带队,派来了农事监的官员,来指导东乡亭的村民更有效率的收割。
事实上,关中各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在今年格外普遍,只是东乡亭的比较严重,孙里正和主父偃事先并不知情,等到钱管家亲自过去,才知道东乡亭的劳动力短缺已经影响到了秋收。
得知情况后,西乡亭也派来了不少的劳力帮忙。
尽管受到战事的影响,西乡亭的劳动力也不够,派来的人和太平寨相比实在是少了点,但是考虑到西乡亭最近也在收麦,这已经是很慷慨的举动了。
赵启明对此很是欣慰,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封地百姓互相帮助的场景,让他也受到了鼓舞,开始每天他到抢收现场坐镇指挥,天刚亮就来到麦田,然后道很晚才回侯府。
这天的东乡亭依然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抢收,赵启明正在和钱管家讨论着最近的天气,得知明后天有可能下雨时正有些忧虑。
结果这时侯府有人过来传报,说是静安公主来了,赵启明便先行离开了麦田,回到了家里。
此时的静安公主没有去书房,正坐在客厅里喝茶,看上去不像有急事的样子。
“正忙着收麦呢。”赵启明还没顾得上吃饭,坐下来就抓起点心吃着,然后朝静安公主道:“现在到处都在秋收,你怎么还有时间来这?说起来你的食邑比我的还多,应该很忙才是吧?”
“食邑的秋收跟我可没关系。我可不像夫君,对食邑所在之地如此上心。那都是内史府人在主持,还不至于让我去管。”静安公主笑看着赵启明:“眼下东乡亭正在抢收,妾身也算是夫君的相邻了,理应过来看看。”
“你要真有心,就带着劳力过来。”赵启明吃着点心,觉得有些噎着,就拿起茶来喝,口齿不清的说道:“要是就你自己过来,那还不如别给我添乱。”
“夫君说这话就让人心寒了。”静安公主看着赵启明,然后轻声问道:“我听钱管家说,东乡亭现在劳动力短缺,连西乡亭和太平寨的村民都帮忙来了,要是还有需要,我让二郎庄也派人过来。”
“现在是好多了,只要天气好,最迟明天就能入库。”赵启明放下了茶,朝静安公主道:“二郎庄最近也在秋收,同样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我可不愿意让这些庄稼人为难。”
听到这话,静安公主也知道赵启明不是在跟他客气,所以笑着点头。
“不说这些了。”赵启明有些坐不住,直奔主题的问道:“你有要紧的事情没,要是没有我可要下地去了,等会午饭我要在地里吃。现在侯府的人都在收麦,如果错过了午饭,还真没人来伺候我的温饱。”
“知道你忙,不敢耽误你时间。”静安公主说着,拿出了张折子,放在桌上。
“什么东西?”赵启明走了过去,拿起来看发现是两份地图,有些看不出究竟,便坐下来边吃点心边看:“我怎么看着有点像海图,这是从哪来的,标注的是哪片海域?”
“夫君说的前面那份。这的确是海图,并且还是从江都到南越的海图。”静安公主解释道:“少府根据去过南洋的船员所描述的情况,将这份海图绘制了出来。虽说并没有标注到更远的南洋,但以此作为基础,以后再继续补充,航运路线便能逐渐清楚了。”
“江都到南越?”赵启明很感兴趣:“现在已经确定在江都建造码头了?”
静安公主点头:“少府已经传回消息了,说江都的条件得天独厚,适合建造深水码头。夫君仔细看后面那张地图,这便是长江出海口附近的地形情况,少府打算在图中所标注的地方建造码头,那里原本就有海船停泊,所以只需增加面积,满足大船停泊的条件即可。”
赵启明看着地图,不难发现,在现在的长江出海口,也就是他那个年代的上海,现在还只是荒郊野岭的渔村,这让他鬼使神差的有了个投资的念头:“要是现在就能在上海买地,那以后的陆家嘴,甚至整个浦东,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岂不是都是我赵家的产业?”
“买地?”静安公主有些不解。
但这时的赵启明的热情来得快,取得也快。此时他已经打消了买地的念头。
如果现在能去上海买地,以后的确能赚大钱,但那基本上要到两千年以后。真到了那时候,别说赵启明已经成为化石,恐怕就连后世子孙都有断了香火的可能。这在赵启明看来,投资周期实在有点长,还不如存进银行吃利息
想到这里之后,他便就放弃了买地投资的打算。
“我胡说呢,你就当没听到。”赵启明把折子重新放下,然后吃着点心问:“江都虽然有‘江都王’,但军政民生都在当地官的管辖范围之中,少府想要拿到土地应该很容易,那接下来就应该开始建造了吧?”
“这就不用夫君劳心了。”静安公主笑着道:“少府本就掌管盐铁和山海地泽之收入,不需要当地官员认可,少府也能拿到土地。眼下少府已经传信去了江都,少府将在当地督造,工匠也已经开始准备。”
“这进度也算是很快了,但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要抓紧。”通过东乡亭的劳动力短缺,赵启明已经开始体会到战场对国内民生的影响。
而这还只是战争刚开始,以后旷日持久的战争,势必会带来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如果再遇到天灾,粮食的确会成为问题,所以他朝静安公主道:“既然现在已经开始修建码头,航海图也已经准备好了,那么造船的事情也应该抓紧,最好能同时进行,争取早日开始海运。”
“这就是妾身来找夫君的目的了。”静安公主笑着道:“造船厂,以及以后所需要的商船,这是诸位股东的事情,少府可以从中照应,但具体如何建造,还需要得到首肯。”
“现在已经有了造船的模型,少府在江都办事也很方面,建造船厂的事情让少府拿主意就是了。”赵启明豪迈的说道:“至于钱的事情,我已经让库房准备了,需要的话随时都能送去。”
“有夫君这话,那妾身就能让少府放手去办了。”静安公主站了起来:“知道夫君忙,今天就不打扰了,关于船厂和码头的事,大的方面让少府先酌情处理,至于具体的细节,等秋收后再详谈吧。”
“也好。”赵启明也拍去了身上的点心碎屑,站起来说:“那今天我也不留你,反正留你也没人给我们做饭吃。等最近忙完了,到时候我去找你,江都的事情到时候再说。”
静安公主笑着点头,然后就离开了正厅。
赵启明把静安公主送走了,正准备去地里的时候,不经意间看了眼远处的天空,发现有乌云飘过来了,这让他觉得有些不妙,所以赶紧朝地里跑去。
看来钱管家作为天气预报员的权威是不容质疑的。
这让赵启明有点后悔,刚才没让静安公主带劳力过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