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进的主父偃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b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立春之后,气候仍然寒冷。从山中流下来的溪水,经过山腰上水渠时流速放缓,有白色的寒气缭绕,透着刺骨的凉意。想来应该是立春侯消融的雪水。
桑大人站在水渠旁,用溪水洗手,然后直起腰来,顺着水流,看着消失在山坡尽头的水渠,笑着朝胡先生道:“这也是为了这果园特意修建的吧?”
“这是小侯爷亲自吩咐的。”胡先生和桑大人私交不错,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说起话来也随意:“有了这水渠,山上很多的荒地就能重新利用起来,成为新的果园。”
“不容易。”桑大人环视着附近的果园:“这也算是为太平寨做了好事了。”
“小侯爷是目光长远之人。”胡先生指着前面的果园:“就不说将来了,就这片果园,去年缺水的时候都快死了,有了这水渠之后马上就能活,这是在修水渠的时候就已经提前想到的。”
“你的意思是说,这水渠能照顾到这山上的所有果园?”
“大部分都能照顾的到。”胡先生笑着说:“别看这些山地面积不大,其实这里的水渠比山下的水田水渠还要长,这都是小侯爷不惜成本,为村民办出来的好事。”
听到这话,桑大人看着胡先生,好笑的说:“先生本是心高气傲之人,自从到了东乡侯府,每句话都不离东乡侯,就算值得称赞,也不用如此吧?”
“桑大人有所不知。”胡先生并不觉得惭愧,郑重的朝桑大人说:“小侯爷有如此才能,还能全心全意为百姓办事,的确让人心悦诚服,在下刚才所说,绝无半句虚言。”
“知道你是发自内心。”桑大人无奈的看了眼胡先生,结束这个话题,然后指着左边的果园说:“你刚说这条水渠能照顾到山上所有的果园,可我前面这片荒地,好像没有水渠经过啊。”
“水渠能经过的地方都会经过,要是存在地势较高,水渠无法通过的问题,也会修出蓄水池。”胡先生跨过了面前的水渠,然后转过身来说:“桑大人随在下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桑大人笑着点头。
两人边说边聊,往旁边的果园走去。
与此同时,赵启明和那个中年人正跟在后面。
胡先生跟桑大人说的话,赵启明全听到了。除了胡先生不遗余力的为他说好话,让他觉得有些欣慰之外,胡先生所介绍的很多情况,他的确知道的没有那么详细。
看来胡先生及时出现,的确更适合陪同。
“军侯大人可还记得在下?”
正想着这些,赵启明的身边那个中年人,忽然如此说到。这让赵启明有些不解的转过头来,发现那个中年人正笑看着他。可即便如此,他也想不来到底在哪见过这个人。
“前些日子在魏其候府,在下和军侯大人见过。”
“魏其候府?”赵启明若有所思,然后恍然大悟:“原来是主父先生。”
他终于想起来了,这个中年人就是去魏其候府拜码头的西漂。他之所以记得主父偃这个名字,是因为历史上的《推恩令》,但当时在魏其候府还有其他的西漂,所以他忘记了主父偃的样子。
“看来军侯大人没忘记在下。”主父偃笑着说:“方才见面的时候,在下本想和军侯大人说话,但是看军侯大人没有认出在下,便没有主动说起。”
“是我记性不好。”赵启明惭愧的说:“还要主父先生主动说起,实在抱歉。”
“哪里。”主父偃说:“在下也没想到会在这里再见到军侯大人。”
听到这话,赵启明也觉得奇怪。
毕竟主父偃才刚来长安,之前也没此人和桑弘羊有过私交,不然也不会去找魏其候拜码头。可今天桑弘羊却带着此人来太平寨,难道说魏其候觉得这主父偃不错,便把此人推荐给了桑弘羊?
“军侯大人是觉得,以在下的身份,不应该跟着大农令来这里吧?”主父偃很直接的说出了赵启明心中的疑惑。
虽然他的脸上带着笑意,但的确让赵启明有种被看穿的感觉,不自然的说:“跟身份无关,但是的确没想到先生会和大农令来这里,方才还以为先生是大农令身边的官员。”
“其实在下现在是陛下身边的郎官,今日是跟着大农令来见见世面的。”主父偃解释完,然后笑着说:“没想到刚离开长安城,就能看到军侯大人治理封地的成绩,这也算不虚此行了。”
赵启明并不意外主父偃成为郎官,毕竟此人在历史上本就是权臣。说起来,司马相如和灌英也都是郎官,这些人都是汉武帝身边的人,跟他们说话要尤其小心,所以主父偃刚说完,赵启明就纠正道:“其实太平寨只是我的食邑。”
“食邑?”
“这里的建设是东乡侯府出钱。”赵启明解释道:“但只能算是给予帮助,为的是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严格说起来这太平寨其实是内史府的管辖范围。”
“原来如此。”赵启明明白了赵启明的意思,然后有些感慨的说:“王侯公卿都有封地,但即便是对待自己的封地,也没见谁如此认真的治理,小侯爷对食邑也能如此重视,实在难能可贵。”
赵启明以为主父偃是在奉承他,便客气的说:“主父先生客气了,其实我也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相信这天下间的诸侯,有很多人都比我做的更好。”
“军侯大人有所不知。”主父偃不客气的说道:“许多王侯公卿连受封就国都不肯,长年居住在长安城,所谓鞭长莫及,对封地的治理更无从谈起。如此这般,封地的百姓要这些诸侯何用?”
听到这话,赵启明有些惊奇。
他总算明白了,主父偃不是在跟他客气,是对诸侯本来就有意见。虽然早就有过预料,但主父偃毫不客气地指责天下诸侯,还是还是让他有些吃惊。
怪不得历史上的此人主导了《推恩令》的颁布,让天下诸侯对他恨之入骨,看来这家伙早就看诸侯郡国不顺眼,听刚才的语气又哪里是颇有微词,看样子明显积怨已深。
主父偃也发现了自己语气有些不对,先朝赵启明行礼,然后感慨的说到:“在下只是看了太平寨的光景,想到天下诸侯郡国,要是都能像军侯大人这般体察民情,治理好封地里的事务,天下百姓何愁不能富强?”
“主父先生说的是。”赵启明有点不自然,毕竟他也是诸侯,主父偃觉得他可以另当别论,但他自己没办法让自己置身事外,所以他使者解释说:“其实现在的诸侯都没有治民权,何谈治理百姓,恐怕很多的诸侯即便有心,也是无力施展。”
“可诸侯郡国都有声望和财力。”主父偃马上说:“军侯大人同样没有治民权,太平寨连封地都算不上,却仍然能如此治理有方,这天下的诸侯郡国都应该效仿军侯大人,不然那些封地要他们又何用,如此尸位素餐,国家要这些人又有何用?”
听到这话,即便是赵启明,也有些慌了。
主父偃敢说天下诸侯尸位素餐,的确勇气可嘉。但他担心主父偃继续说下去,就要提出削藩这种话来,所以他赶紧说:“今日只说这农田和水利,尽量不谈国事,先生以为如何?”
“在下失言。”主父偃明白赵启明的顾忌,歉意的说道:“让军侯大人为难了。”
“哪里的话。”赵启明笑着看了眼前面的果园,然后说:“桑大人已经走远了,想必现在正在说果园的情况,主父先生要是感兴趣,我们还是加快脚步,跟上去看看吧。”
主父偃点头,然后和赵启明往前面的果园走去。
在此过程之中,赵启明看了主父偃好几眼。
这家伙说诸侯郡国尸位素餐,这也的确也是事实。但这话就连汉武帝都不敢随便表态,这家伙居然说的慷慨激昂。要说现在的王侯公卿,有哪个没有封地,就算是他赵启明不例外。主父偃指责诸侯不作为,还说诸侯尸位素餐,这些话打击面太大。
汉武帝让主父偃留在身边,有可能是处于警示的目的,想利用此人让那些诸侯郡国能有所收敛。但他赵启明也是诸侯,没道理跟主父偃持有相同的意见,更不打算和天下诸侯为敌,所以主父偃有关诸侯的言论,他是不能参与的,更不打算支持。
好在刚才的话题已经被绕了过去。并且除了今天之外,两人也没怎么见过面,更谈不上什么私交。大农令今天的视察结束之后,估计就没机会见面了。遇上这样的人当然还是离远点好。
想到这里,赵启明暗自决定,以后见到这个主父偃,要绕着走。
立春之后,气候仍然寒冷。从山中流下来的溪水,经过山腰上水渠时流速放缓,有白色的寒气缭绕,透着刺骨的凉意。想来应该是立春侯消融的雪水。
桑大人站在水渠旁,用溪水洗手,然后直起腰来,顺着水流,看着消失在山坡尽头的水渠,笑着朝胡先生道:“这也是为了这果园特意修建的吧?”
“这是小侯爷亲自吩咐的。”胡先生和桑大人私交不错,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说起话来也随意:“有了这水渠,山上很多的荒地就能重新利用起来,成为新的果园。”
“不容易。”桑大人环视着附近的果园:“这也算是为太平寨做了好事了。”
“小侯爷是目光长远之人。”胡先生指着前面的果园:“就不说将来了,就这片果园,去年缺水的时候都快死了,有了这水渠之后马上就能活,这是在修水渠的时候就已经提前想到的。”
“你的意思是说,这水渠能照顾到这山上的所有果园?”
“大部分都能照顾的到。”胡先生笑着说:“别看这些山地面积不大,其实这里的水渠比山下的水田水渠还要长,这都是小侯爷不惜成本,为村民办出来的好事。”
听到这话,桑大人看着胡先生,好笑的说:“先生本是心高气傲之人,自从到了东乡侯府,每句话都不离东乡侯,就算值得称赞,也不用如此吧?”
“桑大人有所不知。”胡先生并不觉得惭愧,郑重的朝桑大人说:“小侯爷有如此才能,还能全心全意为百姓办事,的确让人心悦诚服,在下刚才所说,绝无半句虚言。”
“知道你是发自内心。”桑大人无奈的看了眼胡先生,结束这个话题,然后指着左边的果园说:“你刚说这条水渠能照顾到山上所有的果园,可我前面这片荒地,好像没有水渠经过啊。”
“水渠能经过的地方都会经过,要是存在地势较高,水渠无法通过的问题,也会修出蓄水池。”胡先生跨过了面前的水渠,然后转过身来说:“桑大人随在下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桑大人笑着点头。
两人边说边聊,往旁边的果园走去。
与此同时,赵启明和那个中年人正跟在后面。
胡先生跟桑大人说的话,赵启明全听到了。除了胡先生不遗余力的为他说好话,让他觉得有些欣慰之外,胡先生所介绍的很多情况,他的确知道的没有那么详细。
看来胡先生及时出现,的确更适合陪同。
“军侯大人可还记得在下?”
正想着这些,赵启明的身边那个中年人,忽然如此说到。这让赵启明有些不解的转过头来,发现那个中年人正笑看着他。可即便如此,他也想不来到底在哪见过这个人。
“前些日子在魏其候府,在下和军侯大人见过。”
“魏其候府?”赵启明若有所思,然后恍然大悟:“原来是主父先生。”
他终于想起来了,这个中年人就是去魏其候府拜码头的西漂。他之所以记得主父偃这个名字,是因为历史上的《推恩令》,但当时在魏其候府还有其他的西漂,所以他忘记了主父偃的样子。
“看来军侯大人没忘记在下。”主父偃笑着说:“方才见面的时候,在下本想和军侯大人说话,但是看军侯大人没有认出在下,便没有主动说起。”
“是我记性不好。”赵启明惭愧的说:“还要主父先生主动说起,实在抱歉。”
“哪里。”主父偃说:“在下也没想到会在这里再见到军侯大人。”
听到这话,赵启明也觉得奇怪。
毕竟主父偃才刚来长安,之前也没此人和桑弘羊有过私交,不然也不会去找魏其候拜码头。可今天桑弘羊却带着此人来太平寨,难道说魏其候觉得这主父偃不错,便把此人推荐给了桑弘羊?
“军侯大人是觉得,以在下的身份,不应该跟着大农令来这里吧?”主父偃很直接的说出了赵启明心中的疑惑。
虽然他的脸上带着笑意,但的确让赵启明有种被看穿的感觉,不自然的说:“跟身份无关,但是的确没想到先生会和大农令来这里,方才还以为先生是大农令身边的官员。”
“其实在下现在是陛下身边的郎官,今日是跟着大农令来见见世面的。”主父偃解释完,然后笑着说:“没想到刚离开长安城,就能看到军侯大人治理封地的成绩,这也算不虚此行了。”
赵启明并不意外主父偃成为郎官,毕竟此人在历史上本就是权臣。说起来,司马相如和灌英也都是郎官,这些人都是汉武帝身边的人,跟他们说话要尤其小心,所以主父偃刚说完,赵启明就纠正道:“其实太平寨只是我的食邑。”
“食邑?”
“这里的建设是东乡侯府出钱。”赵启明解释道:“但只能算是给予帮助,为的是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严格说起来这太平寨其实是内史府的管辖范围。”
“原来如此。”赵启明明白了赵启明的意思,然后有些感慨的说:“王侯公卿都有封地,但即便是对待自己的封地,也没见谁如此认真的治理,小侯爷对食邑也能如此重视,实在难能可贵。”
赵启明以为主父偃是在奉承他,便客气的说:“主父先生客气了,其实我也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相信这天下间的诸侯,有很多人都比我做的更好。”
“军侯大人有所不知。”主父偃不客气的说道:“许多王侯公卿连受封就国都不肯,长年居住在长安城,所谓鞭长莫及,对封地的治理更无从谈起。如此这般,封地的百姓要这些诸侯何用?”
听到这话,赵启明有些惊奇。
他总算明白了,主父偃不是在跟他客气,是对诸侯本来就有意见。虽然早就有过预料,但主父偃毫不客气地指责天下诸侯,还是还是让他有些吃惊。
怪不得历史上的此人主导了《推恩令》的颁布,让天下诸侯对他恨之入骨,看来这家伙早就看诸侯郡国不顺眼,听刚才的语气又哪里是颇有微词,看样子明显积怨已深。
主父偃也发现了自己语气有些不对,先朝赵启明行礼,然后感慨的说到:“在下只是看了太平寨的光景,想到天下诸侯郡国,要是都能像军侯大人这般体察民情,治理好封地里的事务,天下百姓何愁不能富强?”
“主父先生说的是。”赵启明有点不自然,毕竟他也是诸侯,主父偃觉得他可以另当别论,但他自己没办法让自己置身事外,所以他使者解释说:“其实现在的诸侯都没有治民权,何谈治理百姓,恐怕很多的诸侯即便有心,也是无力施展。”
“可诸侯郡国都有声望和财力。”主父偃马上说:“军侯大人同样没有治民权,太平寨连封地都算不上,却仍然能如此治理有方,这天下的诸侯郡国都应该效仿军侯大人,不然那些封地要他们又何用,如此尸位素餐,国家要这些人又有何用?”
听到这话,即便是赵启明,也有些慌了。
主父偃敢说天下诸侯尸位素餐,的确勇气可嘉。但他担心主父偃继续说下去,就要提出削藩这种话来,所以他赶紧说:“今日只说这农田和水利,尽量不谈国事,先生以为如何?”
“在下失言。”主父偃明白赵启明的顾忌,歉意的说道:“让军侯大人为难了。”
“哪里的话。”赵启明笑着看了眼前面的果园,然后说:“桑大人已经走远了,想必现在正在说果园的情况,主父先生要是感兴趣,我们还是加快脚步,跟上去看看吧。”
主父偃点头,然后和赵启明往前面的果园走去。
在此过程之中,赵启明看了主父偃好几眼。
这家伙说诸侯郡国尸位素餐,这也的确也是事实。但这话就连汉武帝都不敢随便表态,这家伙居然说的慷慨激昂。要说现在的王侯公卿,有哪个没有封地,就算是他赵启明不例外。主父偃指责诸侯不作为,还说诸侯尸位素餐,这些话打击面太大。
汉武帝让主父偃留在身边,有可能是处于警示的目的,想利用此人让那些诸侯郡国能有所收敛。但他赵启明也是诸侯,没道理跟主父偃持有相同的意见,更不打算和天下诸侯为敌,所以主父偃有关诸侯的言论,他是不能参与的,更不打算支持。
好在刚才的话题已经被绕了过去。并且除了今天之外,两人也没怎么见过面,更谈不上什么私交。大农令今天的视察结束之后,估计就没机会见面了。遇上这样的人当然还是离远点好。
想到这里,赵启明暗自决定,以后见到这个主父偃,要绕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