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好歹也是个皇帝 > 第三百九十三章 生意

第三百九十三章 生意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b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去年开始,大周王朝大部分控制区内的粮食价格都是趋向于平稳,很少出现剧烈的粮价波动,甭管是丰收时候,还是说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都是非常稳定的,偶有波动,但是波动也不大。

    造成大周王朝控制区内粮食价格稳定的因素,是有多方面造成的,甚至可以说过是周王朝故意造成的。

    目的很简单,即是为了保障丰收的时候粮价不至于大规模下跌造成伤农,也是为了保障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价格不至于涨的太高,导致人们无法购粮。

    因此周王朝是采取了依稀的措施用来稳定粮价。

    而周王朝稳定粮价的手段也是比较特殊,并没有说直接强行规定粮价在某个区间,超出就要杀人之类的。

    而是通过税务局的实物税收,通过大周粮食商行的市场调节,大周工部银行的资金支持等多机构相互配合,这才能稳定粮价。

    首先,周王朝收税的时候是收取实物税的,根本就不需要纳税人先把粮食变卖后再缴税,这也就避免农民们收获粮食后,为了交税需要把大量粮食向市场抛售,然后遭到奸商们的压价。

    缴纳实物税的情况下,农民们可以直接缴纳收货后的农作物,简单省事。

    同时税务局通过征税,收上来的大量粮食,也不会轻易的直接大规模抛售进入市场,而是会转卖给大周粮食商行,工部银行同时会为大周粮食商行的粮食收购活动提高几乎没有上限的专项贷款。

    由大周粮食商行进行统一调配,而大周粮食商行的分支机构遍布每一个大周王朝控制区的角落,他们的统一调配原则是把产粮区的粮食运输到缺粮区出售,不会在产粮区里大量抛售粮食,导致粮价大幅度下跌的。

    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为了保障粮价不会大幅度下跌!

    同时,大周粮食商行里,还同步敞开了以固定价格出售粮食,这意味着看似很多粮食以征税的名义被官方征集起来,民间存粮似乎少了,但是价格也涨不起来……

    大周控制区内的粮价,甭管是收购价还是出售价,就如同两条直线一样,平淡如水,让那些粮商们看着都咬牙切齿!

    这一点,之前湖广,江西地区的粮商们基本都已经体验过,然后一个个都是陆续转行了,现在,也轮到江南地区的粮商们。

    至于你说哄抬粮价之类的,由于大周粮食商行的存在,这些粮商们要是能把粮价哄抬起来,郭东岩都敢跟着他们姓!

    说起粮食来,全华夏就没哪家粮商的粮食储备比大周粮食商行多,也没哪家粮商的现金流比他们多。

    那怕是大周控制区内的所有粮商们加起来都不行!

    大周粮食商行的可控制的粮食数量,都不是用多少吨,多少旦之类的数据来统计的,而是应该用大周王朝控制区内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来计算的。

    反正统一农业税收上来的实物粮食都归他们管,而这一部分,估计能占据大周内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依托这些粮食,大周粮食商行所能获得的现金流也是庞大无比,实在不行,隔壁还有一个工部银行呢。

    想要在这样的庞然大物手底下操弄粮价,那基本别指望了,你把所有粮食抛出去打压粮价都动不了粮价分毫。

    反过来你想要把粮食全部收购,试图拉高粮价,除非你准备个几千万两银子的现今,不然也别指望了。

    最后如果你手段却是高明,各种办法都没办法制止你,但是你生意做这么大,粮食现金进出数额如此庞大,那肯定是比大周粮食商行还有钱啊!

    税务局肯定也会盯上你,然后给你开一张足以让你破产一万遍的税务账单!

    好家伙,你还敢不交税,甚至武装抵抗,得,把大炮拉出来吧,抄家灭族了再说。

    嗯,永远都别和官方暴力机构征过不去。

    而且聪明人也不少,要钱不要命的人总是少数,大部分人一看这架势,那基本都是老老实实的了。

    虽然说周王朝限制了粮价的波动,但是也只是限制了本地粮价的波动,但是华夏这么大的地方,有的地方产量多,粮食本来就比较便宜,有的地方产量低,粮食价格本来就偏高,而这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对于粮商来说就是利润了。

    所以,对于那些粮商们来说,依旧是有利可图,只不过没办法和以前那样简单粗暴,不费什么功夫就能赚取大量利润而已。

    难受的其实都还不是粮商,这些粮商们顶多就是生意不太好做了而已,但是总归是有的做。

    然而有一种行当的商人们,却是连生意都没得做了。

    那就是盐商!

    明王朝的盐务,搞的是开中法,但是大周王朝不一样,大周王朝直接实行盐业官方专营制度,设立了大周盐务公司统一负责生产,运输,销售食盐。

    不需要什么盐商……

    在大周王朝控制区里,能和盐业沾边的只能是大周盐务公司,其他任何人以及机构从事盐务生意,甭管生产运输又或者销售,都是属于犯罪行为。

    至于目的嘛,自然是为了上缴更多的盐务利润到财政当中。

    仅仅是湖广一地,现在每年的盐务利税都能做到数以百万计,可见其中利润有多大。

    这上缴了这么多钱到国库里,剩下的诸多麻烦事,比如说边军需要粮食之类的,官方后续会自行,招募民众进行屯垦,组织运输粮食过去,不需要什么盐商大老远运输粮食过于,或者是搞商屯。

    大周王朝在很多方面,都是有这么一个原则,奉行事务简单化,同时尽可能的不扰民。

    民众们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交税,剩下的那都是官府的事。

    在统一农业税上,这一点体现的特别明显,什么火耗啊,粮食运输啊等等问题,和民众都没啥关系,你只需要缴纳实物税收就可以了,剩下的和你没关系。

    后续官府会自行利用大周粮食商行,大周工部银行等官方商业机构解决上述难题。

    这军队所需的粮食也同样如此,周军在外征战所需要的粮草,那都是军方自行解决的,甭管军方就地征粮还是从后方运输,那都是军方自己的事情。

    如此情况下,大周王朝自然也是不喜欢搞复杂,而且容易存在严重贪腐的开中法等传统盐务方法了。

    周王朝来了个一刀切,直接官营!

    之前在湖广如此,后续在江西也如此,现在在江南同样如此!

    很快,一些盐商们就唉声叹气,因为明王朝不准许他们在江南地区贩盐了。

    然而,这只是个开始!

    很快就有人从这一系列的大周王朝盐务专营里找到了生财之道。

    那就是,那些该死的,挨千刀的伪周贼军们,虽然说玩盐务专营了,但是他们却是没有足够的食盐来源……

    如今的主要食盐来源多种多样,有海盐、有池盐、有井盐等。

    其中海盐产量大,价格便宜,当然了质量也非常的差。

    其次则是井盐,四川地区里的井盐就非常的出名。

    然后还有池盐,这个主要分布在西北一带,如陕西、宁夏、山西等地区。

    不过虽然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依旧是海盐,毕竟这玩意的产量足够大,同时成本也能进行有效控制,这利润也更高。

    海盐的产地极多,很多沿海地区都有,但是要说当地的海盐主要产地,那绝对是两淮莫属。

    嗯,准确的说是两淮沿海地区,也就是扬州府、淮安府两地的沿海地区。

    从海州到盐城再到通州这一大片沿海地区就是十七世纪里华夏地区最庞大,也是最重要的海盐产区。

    其每年产出的海盐,持续供应了半个华夏地区的食盐消费,并由此造就了扬州这样的繁华之地。

    嗯,现在不说什么扬州盐商之类的,只说上述当今的海盐主要产区如今可都是在明王朝手里呢。

    虽然周王朝控制的松江府,嘉兴府,杭州府这三个沿海府也有海盐产出,但是数量一般般,远远没有两淮海盐这么庞大。

    而周王朝控制的泛江南地区,安泸地区,江西地区,湖广地区,这些地方可都是属于长江流域的人口密集聚集地,食盐的消耗量是非常庞大的。

    而周王朝控制区里的食盐产量,其实是不够的,之前周王朝还没有东进的时候,大周盐务公司就需要从西北进口池盐、四川进口井盐,当然了更多的还是通过长江航运,从那些商人手里收购两淮地区出产的海盐。

    现在吗,大周王朝里的控制区更大了,食盐消费数量更庞大了,但是食盐产量却是不够。

    这也就意味着,大周盐务公司依旧需要进口大量的食盐,哪怕大周盐务公司购进的食盐价格比较低,但是架不住数量大啊。

    于是乎,很多扬州那片地方的大盐商们,就是陆续找了上门来,试图和大周盐务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一开始大周盐务公司那边也很痛快,连续做成了几笔生意,但是没多久那些大盐商们就发现,这些大周盐务公司的人对大批量购入海盐不怎么感兴趣了……

    仔细一调查,才发现他们在松江府、嘉兴府、杭州府这一片的沿海地带里扩建了盐场。

    这扩建盐场后,产量大规模增加这很正常,但是产出的盐质量却是极好那就不正常了。

    这里头,有鬼!